的药用价值: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以果实入药,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的功能是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常应用于治疗肝胃不和所致的胃病、呕吐,或泛酸吞酸,以及脾虚胃寒引起的肚腹冷痛、肠鸣泄泻等症,尤以止痛与止呕的功效更为显著。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吴茱萸所含的多种成分具有镇痛作用;吴茱萸还具降压作用,主要是使外周血管扩张而降低了外周血管阻力,且与组胺释放有关;吴茱萸次碱分解所得的芸香胺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其挥发油具有健胃驱风及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作用;煎剂对霍乱孤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一些常见的致病性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动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其药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较大差异,故药材的采收必须在适当的时节采集。
药材性状:果实类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毫米;表面暗黄绿色至污绿色,有许多点状突起;顶端稍有下凹,五角星状裂隙,有时裂隙中央有突起的柱头残基;基部有花萼及短小果柄。在放大镜下观察,表面粗糙,有圆形而稍下凹的油腺,花萼及果柄上可见黄色茸毛。质硬而脆,具浓郁香气;味苦而微辛辣。性味归经: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归肝经、脾经、胃经、肾经。
玉林苗木生理特性:越南槐的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37.5px。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苗木种植有豆腥气,味极苦。产地: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四川等省。《本草品汇精要》云:“道地宜州、果州、以忠、万州者佳。”
对主要营养元素的要求:吴茱萸对三要素的需要以氮、钾为主,对磷需要量较少。氮:吴茱萸新梢生长量大,果氮素较敏感,幼树及初结果树氮素过多易引起新梢徒长和延迟结果,加重生理落果,要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随树龄增大及产量增加,需氮量也增加。氮素不足时,新梢生长量小,枝条细而短,影响花芽分化,同时果实小,色泽差,品质低,枝与芽抗寒力下降。磷:吴茱萸需磷量比氮、钾少,主要作用是使传粉受精良好,增加果实含,缺磷时果实晦暗,肉质:吴茱萸需钾多,钾充足时果个大,缺钾时,果实小、畸形、早熟。需肥量:吴茱萸的适宜施肥量和氮、磷、钾的比例,应根据品种、树龄、树势、产量、土壤肥力、肥料性质、气候条件等因素而综合分析决定。
电话:15296087188(张经理) | 13597227769(梁经理)
邮箱:651875411@qq.com
网址:www.gxwuzhuyu.com
地址: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中山大道南山路公务员东片区10幢1层商铺21号